网站: http://www.kwongwah.com.my/supplement/2009/07/19/5.html

目前已是国内颇具盛名的刘世一,曾受邀到全国各地超过55所中小学进行激励培训,培训过的人数已累积2万7000人。此外,他也是《Smart赢取密码》作者及《少年月刊》的专栏作者,协助成千上万的学生解决关于学习的问题。
出乎意料的是,他坦言,其学生时代曾极度沉迷在物理及化学的科幻世界内,甚至到了进入硕士班之前都认为自己的终身职业会是一名化学工程师。一头栽入研究室忘我的进行研究,也是他当时的生活重心模式。
“然而,在那个时候,我开始思考自己是否真的喜欢或适合待在工厂内与机器打交道的的工作模式。工作跟学习毕竟不一样,我总得要遵循本身的意愿,选择自己喜欢、适合及向往的工作。”
2003年毕业,不是教育系出身的刘世一却投入了教育工作。初试啼声当一名业余讲师,同时也兼职教导中学补习。直到3年前,累积了些许经验,自我挑战的“转行”当一名全职讲师。而满足及成就感,则是目前的最大收获。
“有人说,念了那么多年的化工课程却没投入相关的职场,很是可惜。但我却认为,就是因为3年的硕士课程训练,使我易于掌握研究及学习的能力及方法,促使我更能学以致用的投入现在的工作。”
系列计划自我提升
设定计划、寻求支援,进而达致目标,刘世一有计划的自我提升,为当一名专业、敬业、乐业的讲师而积极“铺路”。
自确认本身的兴趣职业后,他就设下了一系列的计划,其中包括提升口才水准及舞台魅力等。他更独自登门“拜访”居銮国际华语讲演会,成为众多学习口才的学员之一。自2004年加入至今,现在的他已是51区域M2分区总监,负起培训下一代的口才学员。
“以往,我在交谈或发言时总带有很多尾音,加入讲演会之后就一直提醒自己,久而久之就改善了这方面的问题。此外,也可通过这个国际性的组织认识很多来自不同地区、背景、领域等的人士,从中会得到很多宝贵的意见或经验。通过观察、交谈、分享,就可达到自我提升的良好效果。”
收集最新学习方法
身为一名专业讲师,他必须鞭策自己不断地进行研究、学习。“若一直停留在同一个点之上,那是不负责任的。我们必须时时刻刻走在前端,收集最新的学习方法,经过整理后再与大众进行分享。”
能够以实际的方式协助学生的学习,对他而言也具有社会服务意义。他享受的是整个培训的过程,以及看到学生的进步。他坦言,由于讲师的收入不甚稳定,因此,一开始一同合作的伙伴都因经济困境而纷纷寻觅别的工作;只剩固执的他,一路从最辛苦的状况中坚持的走到现在。
此外,讲师的工作时间也不稳定。“因此,在讲座培训的时候是分享;而“没工开”的时候,就是自己学习的时间了,而学习时间绝对占大多数。”
用对方法成果见效
让大众明了何谓学习、了解学习、进而喜欢学习,是刘世一的兴趣,更是工作的目标。
笑起来带有一份莫名亲和力的他表示,教育培训就是其最向往的工作模式。他冀望通过分享,协助每个人提升各方面的学习力及掌握力,从中学习一些以前所不了解的事物。“学习并不难,最重要的是懂得学习的方法。我的责任就是让大众明白怎么学习,进而喜欢学习。”
将学习视为一生所必需的工具,他认为,只有将努力放在正确方法上,回报就可能会比想象中的还要多。如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必须要问问自己,是否用对了方法?他说,使用相同的方法,不可能不会得到相同的结果;若要得到不同的结果,就必须改变方法。
人人都是“天生的才子”
他相信,每个人都是“天生的才子”;若达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那是因为没有努力(态度问题),以及没有用对方法。“一直重复使用相同的方法,只会得到相同的成绩。很多学生因此就选择放弃,那是很可惜的。”针对部分家长将成绩差的孩子“丢”给补习老师就置之不理,他认为,这是错误的处理方法。他觉得大众对“学习方法”的了解还是很陌生,因此,有必要多做些社会交流,进而加深了解。而这不只是学生需要如此,成人更需要。
每3年钻研新事物
刘世一相信,未来的专业趋势将以型为主,意指一个人须拥有2项专业。因此,他将会在2年后钻研新的领域,以确保自己符合新时代“需求”。
为何要将更换领域的时间设在2年后?认真为将来计划的他认为,本身在“学习方法”的领域研究上还有很多成长及进步的空间,因此,不急着更换领域。“设下时限的目的,主要在于提醒自己应更积极的去实现,并做得更好。”
谈及接下来的计划,他表示会花一点时间为自己发表过的研究性理论进行收集及整理。他将会结合学生在《少年月刊》常问的问题出一本书,让学生更了解及可参考这些学习上的解决方法。
已过世的管理大师杜克拉曾说:只要肯花3年的时间去钻研一件事物,你就是那方面的专家。他个人表示相当认同,并认为若能每3年即更换一个领域进行钻研,就能藉此达到不断自我提升的效果。他透露,除了出书计划之外,他也会将专注在学生方面的“学习方法”转移至成人的“学习方法”。
台上1分钟,台下10年功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刘世一勉励有意加入讲师行列的民众,尝试多方面的领域以寻求自己的特色,同时具备“专业知识”及“演讲能力”的基本条件。
他表示,很多人会很崇拜站在台上滔滔不绝、侃侃而谈的讲师们,其实这是需要花时间去装备的。要站在舞台上并散发本身的魅力,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专业知识,以及演讲能力。
他鼓励有意加入讲师行列的准讲师,先让自己尝试多方面的领域,然后从中慢慢“修剪”,寻找自己最感兴趣、最适合自己的领域,进而发挥自己的特色,创造属于自己的“品牌”。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